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《快手促进就业与数字劳动者发展报告》(下称报告),结合数字平台型企业当前的发展特征,在吸纳、创造、促进就业方面的探索,提出数字平台促进就业成长模型(GROW)。据测算,至2022年底,快手平台带动就业岗位3621万个。报告指出,发挥平台科技创新优势,实现高质量就业,已成为政府机构、行业专家和数字平台实践中形成的共识。
报告指出,数字经济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,能持续带来稳定的就业岗位。2022年2月,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发布了《短视频平台促进就业与创造社会价值研究报告》,显示快手平台带动就业机会总量为3463万个。报告依据该课题组测算模型,结合最新数据测算得出:至2022年底,快手平台带动3621万个就业岗位,其中内容生态带动就业岗位2215万个,商业生态体系带动就业岗位1406万个。
报告指出,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迭代,带来了新业务与新需求,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职业种类,截至去年12月底,快手直接或间接带动了92个数字新职业,其中既包括传统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再创新,如“短视频特效师”,也有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的全新岗位,如“商业化流量规划师”等。
报告还根据不同城市简历接收数量和简历投递数量的比值,建立了“快聘城市就业吸引力指数”,用于测量不同地区的就业吸引力。结果显示,江苏的苏州、常州、南京三城包揽“城市就业吸引力指数”前三名。